“欠钱消费”时髦吗?
“要贷款吗?”
不管是电话、邮件,还是朋友圈广告、传单,不管你在坐电梯、乘地铁、追剧,还是在打游戏、刷抖音……目之所及、耳之所闻,总有一个“窗口”、一个声音在问你:“要贷款吗?”
一方面,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闻“利”而来,大举扩张;电子支付肆意拓土,渗透民生毛细血管。让生活更方便的同时,也放低了借钱的门槛。贷款人资质下降,以贷养贷、裸贷还债、信用贷集资,多头共债乱象丛生,累积的风险不容小觑。
另一方面,社交媒体上,网红博主们花式炫富,炮制《“包”治百病》《不给你买YSL的男孩,不配说爱你》《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等广告,用非常刺激、有诱惑性的词语来煽动人们的情绪,点燃人们的消费热情。
电商巨头们也不遗余力地推波助澜。
2016年,某购物平台在微博上喊出了“三观炸裂”的口号——“没有一个姑娘会因为买买买变穷,尤其是漂亮的姑娘。”
2017年,某网贷平台推出广告,鼓舞年轻人通过消费贷款“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另一购物平台也用赤裸裸的广告词告诉我们有消费贷款的地方就有更好的生活。
漫天的杠杆、热辣的推销、无尽的骚扰,在消费主义的煽风点火下,所有端口、所有平台、所有供给,对准你我的需求、你我的焦虑,火力全开、精准爆破。一些年轻人感慨,除了日常“剁手”,每月就是存款、银行卡、支付宝、微信钱包四大皆“空”,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苹果支付、银联闪付、银行信用卡五“账”俱全。
在这个钱由“物”演进为“符号”的时代,在这个贷款前所未有便捷的时代,在这个“买买买即正义”的时代,超前消费不再是洪水猛兽,而是稀松平凡的日常。我们的消费欲望被无限地拉扯、放大,很容易就消费了自己根本负担不起的东西。
“月光族”“花呗式青年”“无产中产阶层”“账单式小康”和“隐形贫困人口”成为当下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一代消费者的自嘲式标签。
“现在到处都在宣传哪里可以借钱,但是借款人,尤其是年轻的借款人,行为是否理性?借了钱怎么用?有没有过度消费的情况?信用贷、现金贷的借贷群体,真的是生活必需到了不得不借的地步?”一位资深金融监管人员表示担忧,“前两天我的孩子无意中点开一个链接,就弹出来一句话,说是他中了20万元的贷款额度。问题是,对方怎么知道点开链接的人有借这么多钱的能力呢?”
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我国的个人消费贷款从2015年至2017年间迎来爆发式增长。同样,我国居民杠杆率也在2015至2017年间急速攀升。
即便如此,也有人认为,不必过于担忧。因为我国“傲居全球”的居民储蓄率远高于一些发达国家,同样的居民杠杆率,由于较高的储蓄率,我国居民的偿债能力高得多。
我国居民储蓄率曾高出美国一倍,但这种情形正在发生改变。过去,居民部门的金融需求相对单一,哪种金融工具安全可靠,人们就义无反顾地使用它。现在,居民部门的金融需求变得复杂,他们不再单纯追求金融资产的安全性,而是更加青睐甚至追逐金融资产的多元化和高收益,许多人迈进“欠钱”的门槛。
中国人民银行数据计算显示,从2008年到2017年,我国储蓄率持续下降,并出现居民贷款增加额超过存款增加额的情况。据IMF预测,未来5年中国居民杠杆率将持续上升,2023年预计将达到61.3%,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储蓄率将下降。如果任由这一态势发展下去,无疑会增大未来我国居民债务的潜在风险。
不可小看这些趴在银行账上的“储蓄存款”,它们不仅仅是广义货币、资金、金融资源之类的抽象词汇或者一组冰冷的数据,还承载着老百姓对改革进程、政府以及金融体系的信任,更牵系着千家万户的养老、教育、医疗等实实在在的民生环节。
根据2018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2017年我国主要城市住户存款余额中,北京以存款余额28962.2亿元排在首位,上海以24338.5亿元排第二,广州、重庆、成都、深圳紧随其后。这部分资金一旦“躁动”起来,会成为国内“游资”,形成多方面的金融冲击。在过去许多年,房地产市场、股票市场等都曾经成为其冲击的对象,造成了不小泡沫、风险甚至恐慌。
欠钱,总是蕴含风险。至少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之时,有关舆论不要一味为消费主义站台,不要一味宣扬储蓄率还高、居民杠杆率仍低的观点。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剁手之时,必三思而行;欲加杠杆,量力而为。
来源于:中国新闻网
版权所有:广东叁叁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育兰街2号102
网址:岭南消费维权网.com
咨询电话:020-82322971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