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打亲情友情爱情牌是传销的一大特点,为把亲友发展成下线,传销人员往往以“投资做生意”“谈恋爱”“旅游散心”为幌子,诱骗新人加入。那么,传销分子到底有哪些伎俩?如何把深陷传销泥潭的亲友拉出来?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打传办负责人接受了《中国消费者报》记者的采访。
“高收益”“脉脉温情”暗藏传销陷阱
传销组织为了引诱更多的人参与传销活动,“发明”了大量的骗人伎俩。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打传办负责人告诉记者,预防抵制传销,首先应当从了解传销骗人的惯用伎俩着手。
诱惑力十足的“诱饵”。为将“潜在下线”引诱到传销活动地,传销组织者或“上线”往往会编造“高薪招聘”“提供就业”“投资做生意”等极具诱惑力的理由,投其所好,吸引人们前往。
假装温馨的“亲情友情”。为提高发展下线的成功率,传销人员往往将个人人际交往网络成员,即亲戚、朋友同学、战友等作为首先考虑吸纳的对象。
难以抗拒的“精神控制”。比较典型的如“二八定律”,即对新来的受骗者,传销组织要求“业务员”(上线)80%谈感情,20%谈事业,绝对不能讲有关传销的事情;宣扬一些所谓的“成功案例”,逐渐消除新来人员的防御心理;不间断进行高强度“洗脑”,全面营造“传销致富”的氛围,从精神上控制新加入的传销人员。
似是而非的“营销理论”。“消费联盟”“连锁加盟”“框架营销”“互动式科学营销”……种种层出不穷的新名词,让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传销组织者还为这些名目设计了似是而非的“理论体系”,用以伪装传销活动的骗人实质,对普通老百姓极具欺骗性。
虚张声势的“互联网传销”。目前网络传销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传统传销的“网络版”,即借助互联网推销实物产品,发展下线;靠发展下线会员增加广告点击率来给予佣金回报,通过网络浏览付费广告获得积分;多层次信息网络营销模式,即传销组织设立网站,参与者通过交纳入门费加入该网站,取得资格去推荐、发展他人加入,并可以按照推荐成功加入的人数获取积分。
时常变幻的“传销噱头”。为掩盖其拉人头的实质,传销组织者、策划者还利用“股票分红”“会员制”“电子商务”“资本运作”“连锁经营”“直销”等种种噱头,给传销活动披上一层掩饰的外衣。比如,某传销组织利用人们对“海外原始股”的兴趣,谎称公司即将上市,成为公司成员不仅可以配送“海外原始股”,发展下线可享有推荐消费佣金、下线的分红等利益,其实质还是“金字塔形”按人头抽取佣金的传销。
冠冕堂皇的“政策旗号”。不少传销组织者甚至打着“支持西部大开发”等幌子,曲解国家政策,为传销穿上一层所谓“支持经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外衣,增强了传销的欺骗性。
涉黑性质的“暴力传销”。这是以限制人身自由为主的“暴力传销”。一种是对新来的人员,传销组织者会收掉其身上的手机、财物和身份证件,派人跟踪和监视,限制人身自由;另一种则是传销人员唆使被骗人员编造“生病住院”“出车祸”等谎言,向家里要钱,更有甚者教唆被骗人员在电话里给家长演戏,以“绑架,不给钱就如何”的形式敲诈勒索。
劝导亲友远离传销要注意方式方法
自己掌握了识别传销的知识,那亲友陷入传销怎么办?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打传办负责人表示,如果有亲友被骗去搞传销,一定要保持情绪克制,冷静对待。
首先,要和他(她)保持良好的关系,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争取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他(她)始终保持联系,了解他(她)目前工作、生活的情况,特别是要掌握他(她)在异地的具体地址。
其次,尝试用平和的语气告诉他(她)传销的危害及违法性,劝说他(她)离开。虽说对于已被“洗脑”的人来说,这种劝说往往成功率不高,但还是尽可能不要激化矛盾,令其失去对你的信任,增加今后反洗脑和解救的难度。
第三,如果没办法在短时间内让其从传销中走出来,那么,就要第一时间通知其他的亲友,让大家明白传销是违法的,不能参与;切断参与传销者的资金来源,嘱咐任何人都不要借钱给他(她);不管什么理由,都不要相信他(她)编造的谎言。
第四,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直接到他(她)所在的地方,佯称路过此地,或者说前去考察他(她)的事业,在他(她)不知情的情况下,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联系。在执法人员的帮助下,前往窝点实施解救,并让其接受执法人员专业的引导和思想矫正后,带其返乡。
最后,在返乡后,也要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努力用亲情和友情感化他(她),监督其彻底断绝与其他传销人员的联系,帮助他(她)早日回归正常的生活。
版权所有:广东叁叁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育兰街2号102
网址:岭南消费维权网.com
咨询电话:020-82322971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