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汽车及相关产品进行评测对比,按理说,这对知情权严重缺失的消费者,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评测对比活动缺乏科学严谨的态度,测试方法,缺乏专业准备,“好事”可能会变成“反面教材”。
日前,国内某电视媒体对市场上在售7款轮胎进行了三项性能测试,包括刹车距离测试、轮胎噪音测试以及滚阻系数测试。
看得出,活动主办方在测试过程中刻意隐去了轮胎品牌名称,意在彰显测试活动的公正性。不过报道中并未模糊测试轮胎的包装及标签,因而据此仍可判断测试轮胎的相关品牌。
很多人不清楚,轮胎性能发挥状况与车型是否匹配,有着莫大的影响。轮胎与汽车的性能展现正常与否,关键在于“匹配”。如果没有合适的匹配,轮胎与汽车,两者的性能都难以得到好的发挥。
同一条轮胎,安装在不同车辆上,可能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动态力学性能。而同一辆车,装配不同规格,甚至是相同规格、不同品牌的轮胎,也会表现出不同的行驶性能。
所以一场测试的公正与否,不是主观意愿所能决定的。如果从测试设计上就存在缺陷的话,后期展开过程,测试人员的测试操作即便再 “整齐划一”,再没有任何倾向性,也一样会无“公正性”可言。
以本次测试为例,评测方选用的测试车辆,是城市SUV途观。而通过标签判定,测试的一款轮胎应是普利司通泰然者系列。测试者没有注意到、或者不专业的是,这是一款专为轿车设计的轮胎。用SUV车型测试轿车用轮胎,得出的数据能否科学准确,可想而知了。
一般来说,产品评测必须符合四个原则:可重复性、可再现性、公正性、客观性。
可重复性,由同一评测者按同一评测标准对同一产品进行重复评测,应产生同一种可接受的结果;可再现性,由不同评测者按同一评测标准对同一产品进行评测,应产生同一种可接受的结果;公正性,评测应不偏向任何特殊的结果;客观性,评测结果应是客观事实,不带有评测者的感情色彩或主观意见。
所谓客观公正的测试,当以科学严谨为前提。须知,评测对比结论对消费者而言,或由科学引导带来幸福消费,或因错误结论陷入消费困境。
编辑:李方
来源于:中国消费者报
版权所有:广东叁叁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育兰街2号102
网址:岭南消费维权网.com
咨询电话:020-82322971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