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岭南消费维权网!

2025-05-10 星期六

快递柜悄悄收费 “顺风”公交车来了

时间:2018-09-19    09:00:35
一、公安部放大招!“五个一律” 解决奇葩证明等问题


   为切实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奇葩证明”问题和个别部门随意要求群众到派出所开具证明等问题,公安部日前制定出台《公安派出所出具证明“五个一律”工作规定》,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五个一律”即:①一律实行首接负责制;②一律实行限时办结;③能够内部核查的,一律不再要求群众提供证明材料;④超出职责范围的,一律出具书面告知书;⑤一律严格落实责任追究。 
 



   
快评:不甩锅,不背锅。


二、向滴滴证明“
警察是警察”整整花1天 


   
9月14日早上8点左右,杭州的杨小姐打滴滴车后,发现自己手机不小心落在了车上。联系乘客无果,杨小姐选择了报警,之后警察两次向滴滴发送警官证和身份证信息,以证明警察身份,滴滴均未收到,前后联系用时近4小时。当天下午5点,滴滴要求公安机关再次发送身份验证信息到所提供的邮箱,警察按要求发送后,滴滴直到9月15日中午才验证通过警察的身份,将乘客的联系方式告知警方,整个过程整整花了一天时间。



   
快评:警察原地待命。


三、快递柜悄然收费 该谁“买单”惹争议


   
近日,北京天通苑社区部分居民反映,自家楼下一直免费的快递柜突然开始收取费用,最低需要支付0.5元,但不是每次都收费。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在北京,快递柜普遍开启了收费模式,如近邻宝、丰巢、速递易等。收件人取件时需扫码支付一定费用才能将快递取出。对于这笔收费是否合理、由谁来支付,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容易引发纠纷。



   快评:突然收费,吓人一跳。


四、麦当劳水果茶里喝出蟑螂,消费者索赔遭拒


   
江苏淮安市民张建春先生于9月15日12点在麦当劳淮海东路餐厅购买了一份套餐打包,孩子吃到一半后,发现所购买的麦当劳水果茶里竟然有一只蟑螂,孩子呕吐不止,事后张先生与餐厅沟通维权,但麦当劳餐厅拒绝赔偿,目前负责人拒绝回应此事。




   
快评:就怕拒而不绝。


五、南昌一幼儿园多名儿童流鼻血 官方:已责令停课配合检测


   
针对近日有江西家长反应,孩子在位于南昌市经开区凌波路的奥克斯盛世华庭幼儿园就读后出现流鼻血、咳嗽等情况,江西省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官方微博今天上午发布消息称, 9月17日,在得知区内南昌盛世华庭幼儿园部分小孩出现流鼻血咳嗽等不良症状后,南昌经开区立即安排环保、教育、卫生等相关人员到幼儿园,对小孩出现的症状进行调查,核实情况。




   
快评:又是塑胶跑道?


六、泡面榨菜大卖就是消费降级? 权威数据告诉你真相


   上半年,方便面、榨菜、二锅头销量增加,市场回暖,社会上热议说“迎来消费降级”。实际上,方便面等畅销与其产品升级有关,而非是消费降级。如,康师傅销售额增幅最大的品种均为售价较高的品种,上半年高价袋面销售额同比增长14.83%,而低价干脆面销量却下滑近24个百分点等等。



   快评:比外卖便宜。


七、口服疫苗被打进孩子体内 湖南省卫计委介入调查 


   湖南郴州五个月大的女婴颜熙,在苏仙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接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接种时,医务人员错将口服疫苗通过肌肉注射,打进了小颜熙的体内,并且超过口服剂量十倍。由于口服疫苗内含有活性病毒,孩子现在免疫不成,病毒感染风险反而大增。据悉,该疫苗注射失误病例全国罕见,尚无明确解决办法。目前,湖南省卫计委已介入调查。



   
快评:小小疫苗,人命关天。


八、告别“野蛮生长”!长租公寓装配规范明年起实行


   
近期,长租公寓租客入住后患白血病离世的消息引起舆论高度关注。据了解,经住建部批准,《租赁式住房装配技术规程》正在制定,将于明年上半年公布并实行。长租公寓与房屋业主签订的租赁合同大多在三到五年,而单套房屋的装修成本在5-8万元,为了尽快收回成本,装修之后立刻出租是大部分企业的普遍选择。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着手编制租赁式住房装配技术规程,让房屋质量安全有行业性的规范去引导。



   快评:疯狂的资本。


九、北京将推“合乘公交”服务 市民可乘“公交网约车”


   
记者从北京公交集团获悉,北京公交集团近期将推出“网上预约、合乘出行”的“准门对门”公交出行服务。今后,市民有望像约网约车一样约到一辆公交车,满足个性化的临时乘车需求。“合乘公交”可以说是定制公交的一个升级。与小汽车合乘类似,乘客可按需设置自己的临时出行需求约公交车,凑够一定的人数即可成行。“准门对门”这个概念是说,乘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行程线路,不再局限于公交设置的固定路线。



   快评:顺风公交车。


十、网购“减肥药”含违禁成分 浙江警方破获食品案


   
“月瘦20斤,减肥神器!”不少网店热销的减肥药或许是“毒药”。浙江绍兴上虞警方日前侦破一起网络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涉及全国20余个省份,抓获犯罪嫌疑人16人,案值1100余万元。鉴定结果显示,涉案减肥胶囊含有违禁成分“西布曲明”。据悉,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我国已于2010年10月宣布,停止西布曲明制剂和原料药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快评:珍爱生命,远离减肥神器。



编辑:陈晓莹

来源于:新华网 人民网 央视新闻

网友评论

  • 用户名:

  • 匿名发表?
600

我要投诉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权威发布MORE+

质量检测MORE+

维权案例MORE+

消费警示MORE+

版权所有:广东叁叁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育兰街2号102
网址:岭南消费维权网.com

咨询电话:020-82322971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粤ICP备 17023083号 粤ICP备19131898号-1 网站建设:合优网络

  •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