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岭南消费维权网!

2024-04-19 星期五

网售处方药乱象调查:多平台敞开卖毒性药还搞促销,帮买家造病情

时间:2019-05-22    11:40:41

  去年11月份,上海22岁女孩马晓晓(化名)通过网络购药平台购买了18盒秋水仙碱片剂,因过量服用导致死亡,随后家属将第三方购药App“药房网”以及进驻该App的4家商家告上法庭。家属认为,涉事App和商家在未获取处方情况下随意大量出售处方药,对女儿过量服用导致死亡后果负有责任。近日,该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


  就在该案同年5月,江西九江的21岁女孩段鑫(化名)因为“痛经”,通过网购App也买了秋水仙碱片剂,在陆续服下198片药后抢救无效死亡。


  事实上,我国明确要求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超800种,且不允许网络销售处方药。


  但记者调查发现,网络购买处方药乱象普遍存在。多家网络购药App上不用处方就可以买到处方药,所谓“药师审核”形同虚设,甚至虚构病情花5元就可以买到电子处方、把处方药标记为OTC(即非处方药)售卖、对处方药搞“满减促销”等。其中,至少5家购药App中可以无处方买到上百粒秋水仙碱片。


案例

无处方网购大量秋水仙碱片,两女孩过量服用后死亡


  距马晓晓离世已经6个月,她的父母依然倍感煎熬,心情无法平复。近日,记者联系上她的家属。他们始终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在没有出示处方的情况下,在同一个购药平台可以这么轻易买到这么多可致死的处方药呢?”


  5月9日,上海21岁女孩马马晓晓(化名)服用过量药物致死案开审。


  2018年11月21日下午,马晓晓父母发现女儿服下200粒秋水仙碱片中毒,随后把她送到医院抢救。当地媒体报道称,该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庄育刚指出,“病人在进入重症监护室后,很快出现了爆发性肝功能衰竭”。被送去医院的第二天,马晓晓因“药物服食过量致肝功能衰竭”死亡。


  “孩子是从哪里得到这么多致命的药物?”随后,家属翻查马晓晓的购买记录发现,在2018年“双11”当天,马晓晓从“药房网商城”App上的4个商家处——商洛市乐天大药房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拜欧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瑞安市诚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江门市江海区康芝福大药房,一共购买了18盒秋水仙碱片剂,约有300多粒药片。


  随后,家属委托律师调查发现,马晓晓购买该处方药的4个商家都没有要求她提供处方。在这次悲剧中,马晓晓就像平常上网买衣服一样,毫无阻碍地买到了达到致命剂量的处方药物。


  马晓晓的家属认为,售卖该药品的四个商家,在未审核处方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大量销售了处方药“秋水仙碱片”,最终导致了女儿的死亡,应承担责任,而第三方药品销售平台“药房网商城”,未尽到相应的审查义务,也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随后家属把5家企业告上了法院并提出赔偿要求,目前案件仍在审理中。



  “秋水仙碱片”仍在至少5家网络购药App有售卖,记者在寻医问药App搜到9款,尝试无处方也能购买到100片。


  同年5月,江西九江也发生了因为服用过量网购的秋水仙碱片致死事件。据报道,2018年5月13日,江西九江21岁女孩段鑫(化名),因为痛经难受而不断服用“秋水仙碱片”,服用总量达到198片。其父母发现她不对劲后,立即将她送往当地医院抢救。然而段鑫最终同样没有被抢救过来,在治疗两天后离开人世。


  时隔1年,其父段先生对于女儿的突然离世始终无法释怀。他曾检查段鑫的手机发现,2017年底女儿曾从“淘宝”App中一家名为“康爱多大药房旗舰店”的商家,购买了10盒秋水仙碱片,还曾与该店的客服咨询交流。


  他告诉记者,在2018年4月,女儿曾14次询问该店客服,却没有得到回复。“如果当初客服可以更上心提醒药品的副作用,甚至严格控制购买量,就不会酿成这样的意外。”段先生说。


  段先生称,自女儿去世后,他与康爱多相关负责人经历了数月艰难的交涉,最终签订和解协议,同时获得了一些赔偿,确认“不再追究”。但让段先生始终感到不安的是,“为何这些过量可致人死亡的处方药,可以在没有处方的情况从网络大量购买到?”


调查

多个购药App无处方可买处方药,与网购普通商品无异


  处方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具有依赖性潜力易导致滥用,或具有毒性等潜在风险,患者自行使用不安全。


  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随后,各地药监部门进一步明确了必须凭处方销售的约800种处方药名单。


  记者对照“必须凭处方销售的药品名单”调查发现,包括注射剂、医疗用毒性药品、第二类精神药品、按兴奋剂管理药品、精神障碍治疗药、抗病毒药、肿瘤治疗药、含特殊药品(麻醉药等)复方制剂、避孕药等激素类药物、抗生素等10大类约800种处方药,无需处方也可在购药App上轻松购得,处方“门槛”在网络购药世界形同虚设。



  记者在“阿里健康”App尝试购买医疗用毒性药物“硫酸阿托品片”,提交订单等待1分钟就就审核通过发货,犹如网购衣服般简单。


  以“阿里健康”App为例,平台内一家名为“普泽大药房旗舰店”的商家销售医疗用毒性药物“硫酸阿托品片”。


  该药购买界面中提示“本品是处方药,需要提交需求药师与你联系”,还贴出药监部门“如有直接或者变相销售处方药行为,请保留证据并举报”的提醒。


  公开资料显示,硫酸阿托品是从颠茄和其他茄科植物提取出的有毒生物碱,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内脏绞痛,但服用过量可导致死亡,最低致死量成人约80~130mg,为一种医疗用毒性药品。


  然而,如此需要遵循医嘱谨慎使用,且设置了风险提示的处方药物,在实际购买过程中却是“畅通无阻”。


  记者在该商家提交购买“硫酸阿托品片”需求后,只填写了物流信息便成功预约审核,约等待1分钟后订单显示“审核通过”并发货。购买全程无医生或药师作任何联系,犹如网购衣服般简单。


  涉及上述两起致死事件的“秋水仙碱片”,其主要成分秋水仙碱,为一种生物碱,因最初从百合科植物秋水仙中提取而得名,为治疗急性痛风的常用药物。秋水仙碱在人体器官内的累积会产生毒副作用,用于有效治疗和引发毒副作用的剂量只有一线之差,且目前无有效的解毒剂。记者查询了解到,目前国内获准生产的17种“秋水仙碱片”均属于处方药。


  5月8日至5月12日,记者调查发现,“寻医问药”App、“平安好医生”App、“360健康”App、“丁香医生App”以及“八百方正品药”App仍在正常展示和售卖秋水仙碱片。


  以“寻医问药”App为例,记者在该平台搜索关键词“秋水仙碱片”,可找到9款该处方药,随意点击进入一家“上元堂网上药店”,跳转界面后,提示“本产品为处方药,只作为信息展示,不提供交易”。


  然而,当记者尝试登记需求购买4盒共100粒秋水仙碱片,并填写物流信息后,收到了来自上元堂药店的短信通知,称订单已经收到,要求记者通过其提供的链接确认订单,便可发货。


  链接显示“上元堂药店门店药师已经收到订单并确定”,只要点击确认发货,便可成功购买100粒秋水仙碱片。此过程中,线上药房未与记者沟通患何病、为何用药,也未要求提供处方单。


  此外,记者发现,涉及两女孩购药过量服用死亡事件的“药房网商城”以及“康爱多大药房旗舰店”,目前已下架秋水仙碱片。


  记者获悉,“1药网”App在获悉秋水仙碱片潜在危险性后,也对此药物作了下架处理,目前在该平台已无法搜索到该药品。


5元就可买一张电子处方,处方药被标记为OTC


  根据相关规定,购买处方药品需要凭借处方。但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购药App表示,“如无处方,门店的医师可以帮忙开具电子处方。”除了上述直接下单发货的“简单粗暴型”网购处方药,也有不少购药App在“处方”这个条件上“下功夫”,提供“补开处方”服务,但患何病买何药都是“买者说了算”。



  记者在“京东大药房”App中搜索精神障碍治疗药物“氯氮平片”,“京东互联网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医生”根据记者的“需求”发出了诊断处方。


  在“京东大药房”App中搜索精神障碍治疗药物“氯氮平片”,显示1家自营店销售该药品,当记者虚构“精神分裂症”的需求提交了该处方药品的预约,一位显示来自“京东互联网医院”消化内科的“李医生”发出了记者患有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意见,开出了处方单。


  处方单上有医师和药师的电子签名和“银川京东互联网医院”盖章,赫然显示记者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状态”,并开出1瓶100片氯氮平片,全程“李医生”与记者无任何交流。


  在“康爱多”App,记者也遇到了“补开处方”服务,且一开就是两张。在该平台搜索按兴奋剂管理处方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并提交需求登记后,记者收到了“康爱多”的客服电话,询问用药者的姓名和年龄等,记者虚构作答后便短信告知药品预约成功,并附上一个链接。


  在链接中,先显示“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胸外科医生“临床诊断”记者为高血压,后来又显示“广州市增城济慈康复医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增城院区)”中医科的郭医生诊断记者为高血压,两张处方都开出了记者下单的处方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随后,记者咨询“康爱多”客服,被告知“康爱多”与广州增城慈济康复医院医院并无合作。



  在“微医”APP平台试测购买奋乃静片,记者自诉的病症,与“王医生”给出的诊断与处方有所不同。但是,只要电子处方审核通过,记者即可下单购药。


  为出售处方药,有App甚至在处方单的病症描述上发挥了想象。记者以虚构的“焦躁和偏执”为由,在“微医”App欲下单购买精神障碍药物“奋乃静片”,随后一名自称是“全科医生”的王某对记者简单咨询后,开出了诊断与处方。在“审核已通过”的处方中,“患者主诉”中写到记者“心情焦躁伴有恶心呕吐6月”。但是,记者此前并无提到关于“呕吐”的症状。



“丁香医生App”售卖电子处方


  “丁香医生”App则直接售卖起电子处方,无需审核真实证件、病历或医院处方,只需要5元就可以买到。


  记者以“高血压,心绞痛”等症状在该平台尝试购买40份兴奋剂管理药物“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在虚构填写患者姓名、年龄、过敏史等信息后,平台要求支付5元“处方费”,并称保证为“三甲主治医生开方”。记者付款后等待数分钟,果然获得了一张来银川丁香互联网医院的电子处方,诊断为高血压病,开出40片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开具处方医师显示为来自普通内科的聂某某。


  除了开处方单的“医师”“有求必应”,记者发现,有购药App上进驻药店的执业药师还超范围执业。


  在一款名为“掌上药店”的App中,记者向一家进驻的商家登记购买必须凭处方销售的精神障碍治疗药“舒必利片”后,下单后即进入支付页面,从选购到支付,无任何提交处方或审核的要求。在该商家唯一展示的1名执业药师注册证显示,执业类别为中药学,而其售卖的这款舒必利片,却是西药。


  此外,掌上药店App中进驻的电商商家“深圳市一通大药房”,出售的一款处方药“南国复方甘草口服溶液”还被直接标记为“OTC”,即实际是含麻醉药的复方制剂却摇身变成非处方药在销售。


满减包邮、多疗程优惠套餐多个购药App对处方药促销


  事实上,我国从未允许互联网售卖处方药物。


  根据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向个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的企业,只能在网上销售本企业经营的非处方药。


  然而,记者发现,售卖处方药不仅成为医药电商平台“公开的秘密”,还有不少平台会对处方药搞“促销”活动,如“京东大药房”推出满减优惠,360健康打出“手机专享价”,“阿里健康”遍布“热销”、“低至X价”、“即将涨价”等字眼,促销方式花样百出。


  其中“康爱多”App适逢周年庆典,对旗下产品大搞促销,包括其售卖的处方药也位列其中。


  以按兴奋剂管理药物“酒石酸美托洛尔片”为例,购买页面默认购买10件,一次性10件起可送深海鱼油胶囊、购满125元还可以换取优惠券,还有药师推出“组合套餐”等。



  在其他平台(左图)标志为处方药的避孕药“康和炔诺酮片”,在“掌上药店”App(右图)直接被写成OTC,即以非处方药进行销售。


  记者在该平台尝试购买多款处方药,包括肿瘤治疗药卡培他滨片、避孕药醋酸甲地孕酮片时,都接到“康爱多”客服来电确认。交流中,客服多次推荐购买达一定量的药物以获取“最好的价钱”。



“阿里健康”App上对一款含麻醉剂的复方制剂处方药进行促销


  “好药师”App也是违规促销处方药的“重灾区”,该平台出售7种肿瘤治疗处方药,其中“甲氨蝶呤片”虽适用于急性白血病治疗,但其所含主要成份“甲氨蝶呤”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为“三类致癌物质”,长期服用或引致毒理反应。然而,“好药师”对甲氨蝶呤片也大搞促销,除了有“2盒装”“6盒装”的打包降价优惠外,该平台所有药品只要购满79元即可免运费。


  《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药品广告应当宣传和引导合理用药,不得直接或者间接怂恿任意、过量地购买和使用药品。而含有免费治疗、免费赠送、有奖销售、以药品作为礼品或者奖品等促销药品内容,均是该标准明令禁止。


观察

多企业曾因网售处方药被罚,专家呼吁尽快规范监管


  针对网售销售处方药的乱象,多地药品监管部门早已采取行动。


  记者查询发现,2018年6月,国家药监局通报了当年1至5月药品、医疗器械和化妆品案件信息中,有35家药店和医药电商平台因通过网络违规出售处方药被罚,涉及企业包括国大药房、京东大药房、健客等多家知名企业,其中健客“通过邮售、互联网交易的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案”多达12宗。


  今年4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对药品管理法修订草案分组审议,草案二审稿新增规定“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药品经营企业,不得通过药品网络销售第三方平台直接销售处方药”。如果该草案最终获得通过,意味着“网售处方药”的限制将被明确写进法律,进驻第三方医药电商平台的网络药店销售处方药均不合法。


  一位长期关注医药乱象的法律界人士向记者指出,处方药需要严格遵守在医师开具处方的情况下使用,过量使用处方药可能变成“毒药”。他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严禁网络销售处方药,“对处方药的管控需要像对枪支管理般严格”。


  北京中医药大学法律系副教授邓勇博士也表示,消费者在网上上传处方购买处方药方式,容易造成处方造假泛滥。但他也认为,若因为存在处方药销售现象,就让网上药店退出行业,对于目前公众就医用药环境的改善并无益处。


  “目前网售处方药的行业规范处于两难境地,争议很大,我的建议还是加强规范,而不是一刀切。”邓勇说,打破患者信息壁垒,加强对规范网售处方药的立法和执法,才是根本。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负责人史立臣也认为,对于网售处方药“宜疏不宜堵”。他向记者介绍,部分处方药在存储、运输等过程中有严格的要求,网售处方药无法保证药品存储或在运输途中的安全,如药品变质,将对用药者产生影响。处方流转、资质审核、网购售后等环节也很容易出现问题,对患者、卖家来说都存在风险。


  但他告诉记者,患者通过网络购买处方药的需求实际存在,不能忽视,“比如有些处方药的投放范围有限,在农村地区可能买不到,但是不排除农村地区广泛存在需要用这类药的患者。”


  在他看来,允许实体药店网售处方药,同时药监部门对实体药店销售、运输、处方流转等环节有效监管,形成一个良性闭环,或是规范网售处方药的办法之一。




编辑:A-Wing

来源于:南方都市报 腾讯网

网友评论

  • 用户名:

  • 匿名发表?
600

我要投诉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权威发布MORE+

质量检测MORE+

维权案例MORE+

消费警示MORE+

版权所有:广东叁叁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西路育兰街2号102
网址:岭南消费维权网.com

咨询电话:020-82322971 投诉电话:020-82010292

投诉邮箱:2545829885@qq.com  投诉咨询QQ:2545829885

粤ICP备 17023083号 粤ICP备19131898号-1 网站建设:合优网络

  • 微信扫一扫